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联合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开展“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宣讲活动

时间:2025-04-25

在第 25 个 “世界知识产权日” 来临之际,为增强高校师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促进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融合,4月25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联合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开展了一场以 “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 为主题的宣讲会。

讲座伊始,市中区人民法院副经理孙梦以“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为主题,结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等最新法规,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数据合规、算法专利及版权保护的核心问题。她强调,在技术研发中需确保数据来源合法,平衡创新与隐私保护,并介绍了司法实践中通过典型案例引导行业规范、联合高校及企业破解技术难题的举措。

随后,知识产权庭法官吴艳聚焦AI生成内容的著作权争议,以“全国首例AI作品侵权案”为例,阐释了独创性判断标准及版权归属规则,提醒师生在使用AI工具时需合法获取数据、标明AI参与创作,避免学术不端与法律风险。她还详细讲解了遭遇侵权时的取证、协商及诉讼等维权路径,呼吁学子们既要做技术创新的先锋,也要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践行者。两位法官通过政策解读与案例结合,为师生呈现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意义的法律课堂。

讲座结束后,孙梦一行参观了实验室,饶有兴致地体验了智能设备的各项功能,对学院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表示高度赞赏,并与学院师生就如何将知识产权保护更好地融入到人工智能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展开了进一步探讨。

此次宣讲会不仅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的师生们送来了最新的知识产权法律知识,也为地方法院与高校搭建了沟通交流的桥梁。未来,双方将继续加强合作,共同为法治化学院管理贡献力量。

(文图/桑佳妮 编辑/尹衍飞 审核/姬广华、杨振)

版权所有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北安路 邮政编码:277160 鲁ICP备05047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