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学院第三十二期学科交叉沙龙暨枣庄市立医院10月科研门诊会议在枣庄市立医院举行

时间:2025-10-22

10月21日下午,由研究生处主办,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与枣庄市立医院承办的第三十二期学科交叉沙龙暨枣庄市立医院10月科研门诊会议在枣庄市立医院成功举办。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经理杨振、副经理杨斌、多模态医学影像处理团队教师代表,枣庄市立医院副经理于春梅、 科教科主任徐丽娟、科教科伦理办负责人林潇、影像中心等科室主任及部分科研骨干参加会议。

于春梅首先代表医院对杨振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简单介绍了医院基本情况,强调了人工智能与医疗交叉的重要性,期待与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医工交叉深度融合。

杨振介绍了学院多模态医学影像处理团队基本情况,以及在医工交叉融合方面取得的成效,希望通过此次学术沙龙,双方能够进一步在科研团队建设、科研项目和科研平台申报等加强合作,深化医工融合、推动科技创新。

在学术汇报环节,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多模态医学影像处理团队的李梅菊、李旭宏、胡华、杨其越、杨晓娜五位老师分别以《基于sEMG的物理约束与深度学习结合的运动预测》《脑电信号范式-采集-解码》《慢阻肺患者危重预警模型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人工智能赋能宫颈细胞学方法探讨》为题,汇报了最新研究进展,展示了人工智能模型在人体运动预测、脑电采集分析、慢阻肺患者危重预警、肺结节医学图像分割、宫颈癌筛查等方向的前沿探索。在随后的学术交流中,影像中心、病理科、超声医学科、康复中心、肿瘤中心、妇科中心、皮肤科等科室科研骨干参与了讨论,提出了在人工智能方面的需求,双方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此次学术沙龙的成功举办,搭建了高校与医院合作的桥梁。通过校医协同创新,将推动人工智能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为解决脑瘫、肺癌、宫颈癌等疾病诊疗难题提供新思路,也实现了高校与医院高频共振、共同创新成果转化新模式,推动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学校团队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图/杨晓娜 编辑/尹衍飞 审核/姬广华、杨振)

版权所有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北安路 邮政编码:277160 鲁ICP备05047007号